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编者荐语:
《融资中国 》八月刊 基石创投专访,带你走进基石十年……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作为国有背景的创投机构,基石创投十年来坚持机制创新,成功将市场化机制和国有管控要求有机结合。如今,深厚的产业背景、创新的管理机制、精干的管理团队以及知名的业界口碑,这些经过时间的历练已经内化为基石发展的坚实基础。未来,基石将以此为根,以“轨道交通+”为干,不断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等细分赛道迸发出新枝,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 | 张叶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放眼全球,中国轨道交通用2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历程。从技术引进的“跟跑”阶段,到吸收再创新的“追赶”和“并跑”,直到今天中国轨道交通实力成为全球一流水平,领跑世界。技术不断升级、装备持续更新,品质体验逐步提升,这些正是中国企业与中国资本在国家基建与新基建发展战略下的协同效应。

十年前,中国轨道交通建设高潮如期而至,全国最早一批轨道交通产业专业化投资基金赫然诞生,基石基金名列其中。作为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旗下唯一风险投资平台,基石创投带着“特定”基因开启产业投资之路。

十年来,作为行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基石创投依托强大的轨道交通产业背景优势,扎根产业、重视创新。从“轨道交通”到“轨道交通+硬科技”,再到“新基建+硬科技”不断探索,基石精选并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独角兽企业,如交控科技(688015.SH)、首都在线(300846.SZ)、德马科技(688360.SH)、国联股份(603613.SH)、紫晶存储(688086.SH)、长扬科技等。

2021年,基石创投走过了十年风雨路,从“顺大势而生”到笃行致远,再到思睿观通,自我蜕变,在不断赢得投资人和创业者的信任中,基石团队始终坚定向前。

2021年,“十四五”战略的开启元年,在全球经济发展和工业复苏的大背景下,在“碳中和”“碳达峰”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基石创投不忘初心,以砥砺奋进之志,正在“新基建”和“双循环”的绿色轨道产业新周期中谱写新的篇章。

01

第一章:诞生

  • 肩负使命,心怀远方

2011年9月,在基石投资人京投公司统筹谋划和鼎力支持下,作为国内轨道交通产业专业化投资基金之一——基石基金正式揭牌。I期基金,总体规模6亿元,主要聚焦轨道交通与节能环保以及先进制造领域具备成长性的优势企业。

谈及当年基石创投的成立,京投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京投将基石创投定义为轨道交通投资领域探路者和排头兵,先期筛选、先期投资和先期孵化,加速创新型技术应用于轨交领域。”

京投公司成立于2003年,承担北京市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与管理,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服务,轨道交通运营以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土地与物业开发经营等相关资源经营与服务职能。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对于规模小、暂未盈利的早中期创新企业,不宜进行直接投资,比较适合的方式是通过创投基金进行投资。作为京投公司布局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要抓手,基石基金对于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事实上,作为首批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专业化创投基金,基石不仅担负着京投“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角色,还与中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这种使命更与每一位基石人的责任与梦想连在一起。

2010年底,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加速发展大幕刚刚拉开。彼时中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1382公里,其中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28.5公里,轨道交通产业初具规模。

基石创投创始合伙人黄力波对记者回忆,“相比国际水平,我国轨道交通产业起步晚,发展快。当时,在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以及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通信及信号控制系统、牵引制动等关键技术还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等。”

黄力波表示,“基石基金的设立,一方面开创性地开展市场化轨道交通相关领域股权投资业务,为轨道交通产业发现和布局早期科技项目,另一方面,更深层地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国产化替代和智能化升级。以资本的力量,为创新企业与城市轨道建设方、运营商以及装备方合作搭建桥梁与纽带。”

  • 以新人心态,谱写创业故事

2011年5月,黄力波37岁,从原国企单位离职后,义无反顾加入到基石基金的筹备工作。从公司成立、选址、装修到工商登记、税务注册、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同时还要兼顾基金募资和筛选备投项目,事无巨细,充分体验了创业的艰辛。

“虽然从事投资工作10多年,但此前都是在国有大平台下做投资,大多围绕既定方向政策做些程序性工作。坦白说,筹备基石基金开展市场化投资,初期还是很犹豫也很忐忑。”黄力波坦言,“京投作为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产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有公司之一,产业背景深厚,但在国有体制下如何让基金按照市场化要求运行?一系列问题需要商讨和面对。”

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下,京投一如既往给予基石创投支持与信任,为基石创投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及“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黄力波表示,招揽人才,搭建团队和建章建制,规范运作是创业初期最为迫切、也最为棘手的事。那时候,对于市场化基金到底需要招揽具备哪些素质的投资经理,作为投资圈新人的他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基石团队搭建关键人,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蒋建文告诉记者,“初期,人才队伍建设也历经了一些曲折,一段时间人才流动很大。但不管人来人往,我们坚守的一个理念就是‘人以德为先’。这是用人的首要标准。如果在价值观上和基石的平台属性不匹配,那么能力再强,也不足以与基石长期携手共同发展。”

“制定既符合国有管控要求,又满足市场化机制的规章制度同样重要。”基石创投财务总监赵丹娟强调说,“很多制度在已有的框架下没有先例可循,需要开创性的设定。”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基石创投创始合伙人黄力波

满足这样的制度设计,投资人和管理团队的共识很重要。黄力波称:“很多制度的细节是管理团队和投资人逐字逐句敲定,重要的制度还请律师帮助把关,确保满足国有要求,同时又能为市场化保持最大的灵活性。”

历经市场十年洗礼,基石的团队文化和管理文化完成了多次的磨合、碰撞和调整,并进一步提炼、凝聚、升华为基石的精神内核。而今,这些已经成为基石创投重要的支撑和动力,为不断砥砺前行保驾护航。

02

第二章:成长

  • 2011-2014·探索

初期,基于京投公司产业背景,基石创投主要聚焦在轨道交通产业链中游的工程建设阶段,尤其整车总装、通信信号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等环节。

“从价值链分布来看,基石看好建设施工中的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应用。另外,整车装备中的牵引制动系统、供变电、信号系统、智能化管理中的综合监控、综合安防和售检票系统等也是我们较为关注的领域。这些环节或细分领域基本都具备技术含量高、进入门槛高和投资需求大、利润空间大的特点。”黄力波说到。

不过,轨道交通同样具备相对封闭的特点,可投标的筛选面比较窄。加之,在成立初的三年内,基石团队还没有建立成熟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只能边投边看,边投边学。

“对于投什么方向、投什么阶段、投什么特质的企业,基石创投在摸索中慢慢寻找答案。”黄力波说到。

实际上,在基石基金成立后不久,轨道交通产业曾发生一起震惊国内外的动车脱轨事故,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下,公众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质疑到达了顶点。受这次事件的影响,基石内部开始对未来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以及基石的投资方向展开了深入探讨与思考。

黄力波坦言,“当时,整个轨道交通行业都是低谷,基石的出资人和管理团队在投资思路上也出现了些许波动和分歧。不过,经过反复沟通和试错,大家最终还是统一思想,坚定看好中国高铁技术的国产化未来。坚持基石的独特优势,以轨道交通为主业,重点聚焦能够实现国产替代、有技术门槛、对产业升级起到关键作用的前沿项目。”

清晰目标后,基石始终立足轨道交通应用场景,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布局深化投资。

在摸索阶段,正是坚守住投资理念,基石创投先后“捕获”了交控科技(688015.SH)、首都在线(300846.SZ)、德马科技(688360.SH)、紫晶存储(688086,SH)等优质企业,凭借其早期投资方的精准眼光,如今这些企业给基石创投带来了平均超过10倍的丰厚收益。截至2020年,基石创投收获IPO企业数量达7家。作为一家聚焦于轨道交通产业相对“小众”的投资机构,基石创投旗下前两只基金已取得近30%的IPO退出率,成绩不可谓不优异。

众所周知,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硬科技投资,专业壁垒较高、投资周期较长。这也是彼时市场上鲜有基石这类投资机构布局于此的原因。而伴随基石投资布局不断深化、投资项目不断增加,补给“新弹药”成为当时基石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014年到2015年,这也是基石最困难的一段时候。I期基金投资完成,业绩尚不明显,个别项目还出现了风险苗头,是否支持基石基金继续发展,LP各投资人内部出现了不同声音。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蒋建文

何去何从,基石基金II期能否顺利募集,曾经成为基石创投生死存亡的关键。

所幸的是,众投资人一致认为,基金既然是一次开创性的改革和尝试,就应该正确面对有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在京投公司的率先支持下,原有投资人继续给予了基石团队极大的包容和信任,基石基金II期如期募集成功,顺利渡过难关,为后续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基石团队最终也没有辜负投资人的信任,四年之后,绝大多数跑出来的项目,都是一二期基金投资并长期持有的优质标的,如交控科技、首都在线、德马科技。某种意义上,正是早期的探索、失败和挫折,促使团队不断反思,投资逻辑和投资思路不断修正和验证,基石最终在反复中成长成熟。

  • 2015-2018·发力

自2015年下半年,基石创投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投资策略逐步成型,围绕轨道交通,瞄准“进口替代”和“技术升级”两个方向,重点投向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业企业。

2016年底,聚焦信息安全领域的天使基金——基石信安基金正式成立,这是基石创投在轨道交通产业链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延展,覆盖了以攻防安全服务、关键基础设施安全、AI+安全等为核心,涉及工控安全、APT安全、云安全、业务安全、漏洞扫描、终端安全、大数据安全、安全众测与培训等细分领域70%以上的安全赛道。

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隆建告诉记者,通过对信息安全产业链的梳理和实践,基石不断培养了对高等级业态的体系化认知,在摸索中不断纠错和进化,用强大的产业链逻辑平衡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期间,也收获了长扬科技、四叶草安全、赛宁网安、卓讯科信等优质企业。

2021年7月,长扬科技完成2.75亿元E轮融资,成立仅四年就快速成长为国内工控安全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也再次获得基石的加持。长扬科技创始人范宇告诉记者,“2017年在寻求投资时,只有一张PPT,当时市场上众多投资人都不看好工控安全,只有基石坚定了对长扬的选择,成为长扬的天使投资方。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基石(支持),就没有今天的长扬科技。”对长扬科技的连续投资,恰好充分体现了基石对信息安全产业的深度认知和价值坚守。

直到2019年,科创板横空出世,基石创投一周内两家被投企业过会,一家主板一家科创板。一时间,基石创投堪称资本市场大赢家,基石对价值的坚守也再度得以认证。黄力波自豪地告诉记者,“科创板首批敲钟的企业中其实有多家与基石相关。除了交控科技外,另有几家企业在发展早期基石就接触过,虽然最终因种种原因擦肩而过,不无遗憾,但同时也证明基石对早期项目筛选的眼光是正确的。”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2019年7月22日 交控科技首批上市登录科创板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 与基石创投创始合伙人 黄力波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2019年7月30日 国联股份 登录上海交易所 基石创投合伙人秦少博(左)与国联股份总经理钱晓钧(右)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2020年7月1日 首都在线登录创业板 右为首都在线董事长 -曲宁

成绩的取得,正是源于基石团队及时总结,正确把握基石基金的定位,以及对投资规律的深刻洞悉和理解。其中,深刻的产业链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是确保投资成功的关键。

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少博表示,“基石是一级市场中少数连续多年坚持出投研报告的机构。《基石炼金》年度系列投研白皮书,目前已经是第5本,每一篇都是基石团队结合投资实践、具体行业分析写出的具有很强实操性的投资研究报告。”         

正是用端正的投研观、明晰的投资方向,基石创投在“轨道交通+硬科技”的投资路上,不断加速奔跑,重点培养和打造了“轨道交通+硬科技”的复合认知能力,并连续投出国联股份、理工华创、紫晶存储、沧港铁路等一批优秀企业。其中,成功IPO的国联股份(603613·SH)更是创造了近30倍投资回报。

项目成长的速度和投资回报屡创新高,也成为基石整体进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

  • 2018年至今·深化

当下的中国,在技术平权及信息平权的作用下正在产生无数投资趋势与机会。如果一家机构,不明白刚需场景所在,就不可能辨别何为伪方向,不能承接科技浪潮带来的福利。

十年来,基石创投从轨道交通+硬科技,逐渐孵化细分领域,并在各细分赛道通过集中投资形成优势,比如光电、新能源、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十年来,基石逐渐从注重单个项目的把控走向细分行业全链条布局,实现投资阶段全周期的资产配置型综合投资模式。

自2018年,基石创投便开始体系化思考“资产配置”逻辑——借鉴二级市场思维做一级市场投资,将投资划分为基础性资产、稳健型资产和弹性资产,依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配套不同的仓位。层次化梯次明显,可预期性和确定性显著增强。

秦少博对记者进一步解释,“基础性资产,可以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和基础收益;弹性资产,以VC资产为代表,如果取得不错收益,也意味着基金可以做到优秀;再保留一部分小仓位,配置极具变数的项目,这种项目属于‘鲶鱼’。一旦取得高收益,基金回报必然可观,实现从优秀到卓越。如果不及预期,基金也可承受相应回撤。”

通过这种混合混合型资产配置策略,基石投资了海力威、龙铁纵横、浦然科技等一批成熟资产,以及一数科技、卓讯科信、中科锐泽、长扬科技等优质VC资产,逐渐形成资产配置型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并且在多个覆盖行业开始进行裂变输出。

在私募股权投资的江湖中,老牌美元基金、知名国有创投、产业资本、传统金融牌照下的直投机构,还有那些知名机构裂变出的2.0、3.0 机构,林林总总,热闹非凡。相比这些行业前辈、头部机构,基石创投要想在江湖立住脚跟,必须独树一帜,具备自己的鲜明特色。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少博 

“实践告诉我们,扎实的产业背景,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机构并具有不可复制优势的特点之一。”黄力波对记者总结,“轨道交通具有庞大的场景优势,为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供了可发挥的舞台。基石团队对轨道交通的产业需求理解深刻,同时可以敏锐洞察到各项前沿科技,由此进一步帮助被投企业快速找到应用场景,实现直接的赋能和价值创造。”

03

第三章:未来

  • 集结内外力量,打造共赢生态圈

中国有句古话“独木易折,三木成森”,讲的正是合作的真谛。一个人再优秀,也会有短板,容易被折断,合作成森,才能发挥最大的竞争力,达成共赢的效果。商战之中,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机构之间更需合作。

以轨道交通为例,这是非常巨大的场景,地铁要通5G,要监控系统,要人脸识别,各种技术都在迭代,加之不断的云化、AI化,这便需要各类技术融合。毋庸置疑,任何类型的企业在市场中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主动拥抱他人。

截至目前,基石创投已经在云计算、光机电、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领域都布局了成规模的企业群。“有时候,甚至不需要我们出面牵线,企业之间就会自发地协同合作”,基石创投业务合伙人石东平对记者说道,“每年基石创投都会举行兄弟企业联席会,开完会后他们自己去谈业务。因为基石始终按照产业链思维做投资,这些企业彼此就是上下游客户。”

“其实,很多机构投资人都在试图通过产业链的‘横向迁移’打法,构建生态。不过,一家机构要在某一细分领域形成小生态,至少要投到5-10家企业,才可以具备产业集群的赋能能力。”黄力波称,“从某种角度来说,‘做生态’也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基石创投业务合伙人石东平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隆建

黄力波强调,“一旦基石在各细分产业链的投资布局成熟,每个小生态中,不仅企业与企业可以相互补充扩展应用场景及上下游订单,企业与机构之间也能进一步反哺构建更为广阔的生态系统,当生态圈各自实现内循环,势必产生1+1>2的协同效应,甚至爆发更强的化学反应。这正是生态共赢的力量。”

有生态的地方,善用生态;没有生态的地方,依托龙头打造生态。这正是基石产业化投资,生态化认知的体现。面向未来,基石必然会不断积蓄力量,打造生态,以实现多方共赢的美好愿景。

事实上,基石也正在朝向目标加速前进。2020年,交控科技从之前的被投企业,转身成为基石基金IV期重要出资人。“这个转换意义深远,后续还将会有若干被投企业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从而与基石结成更紧密的合作伙伴。”石东平如是说。

作为国内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龙头,交控科技在2013年发展初期,便获得基石基金与京投公司投资,京投还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向记者讲述,“从基石基金最初投资交控,到后来基石创投投资的很多企业纷纷上市,可见基石的专业性,以及他们团队在项目挖掘、投资判断、投后管理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我坚信,基石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还有望与交控一起产生巨大的产业协同效应。”

目前,基石创投管理的若干只基金进入了退出期,相关LP即将迎来较为丰厚的回报。十年来,基石在不断与核心LP紧密合作高效协同,持续为他们带来战略价值。通过与基石创投的协同,京投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收获了在科创板上市的交控科技,而同样的剧本还将继续上演。作为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引导基金,北京富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推动了交控科技、龙铁纵横等一批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的企业做强做大,极大地促进了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同时,借助基石创投资源优势,引导国铁新材等符合丰台科技园产业定位的潜力企业落户,进一步推动了轨道交通产业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基石创投:十年蜕变,行稳致远
基石创投财务总监赵丹娟

基金运营具有高度的“资合性”,团队管理却是需要深度的“人合性”。十年来,基石始终保持高度的市场化和开放性,培养和磨炼了一支集投资、风控、财务、行政、人力为一体协同高效的专业化团队!凭借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投研团队,基石不断为被投企业提供着资源支持,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乃至进入资本市场,形成基石与被投企业的共赢。从被投企业到LP,从单体项目到产业生态,这些都让基石创投在业界赢得了认可,树立了口牌。

如今,基石创投已经搭建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取得了不俗的投资业绩,更新迭代了团队,创新了管理机制。这些都是基石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底气!

  • 下一个十年,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回首十年,“顺势、笃行、思睿、共赢”已经内化为支撑基石创投不断前行的精神。

十年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高潮的到来,基石创投旗下首只轨道交通产业基金应运而生;五年前,随着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基石创投发起设立信安基金;两年前,科创板诞生,基石创投坚持投资“硬科技”的理念得到市场认可,催生出一批明星上市公司,并获得丰厚回报。

顺应时代、审时度势,让基石创投始终屹立潮头,笑看风云。坚持不懈、笃行致远,让基石创投始终心无旁鹜,砥砺前行。

作为国有背景的创投机构,在京投公司等股东和LP的支持下,基石创投十年来坚持机制创新,成功将市场化机制和国有管控要求有机结合,并发展为基石内生的独特优势。基于对未来技术融合加速化、行业边界模糊化和巨大产业场景价值的认识和预判,基石创投不断生发出信息安全、云计算、新能源、物联网、光电显示等一系列产业链条,并适时裂变出细分领域专项主题基金。

推陈出新、思睿观通,让基石创投始终创新发展,追求卓越。

截至目前,基石创投累计管理7只基石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数十亿,为投资人取得远超同行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目前,基石累计投资百家企业,培育出大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同时打造了基石创投强有力的生态壁垒。2017年至2020年,基石创投连续四年荣登“融资中国”国内创投机构TOP50榜单。

如今,基石系基金背后LP已经扩展到包括京投公司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中关村发展、富丰等政府引导基金或母基金,以及交控科技等这类基石创投生态中的上市公司。基石创投的市场化募资道路越走越宽,金融机构、重量级母基金、大型民企等正在不断进入基石系基金的LP名录……

关于未来,黄力波告诉记者,在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机遇下,基石必将紧跟时代潮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寻找可以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优质企业,推进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关于未来,黄力波向记者强调,“如今,深厚的产业背景、创新的管理机制、精干的管理团队以及知名的业界口碑,这些已经内化为基石创投发展的基础与根基。在未来,基石将以此为根,围绕‘轨道交通+’这棵坚实挺拔的‘树干’,不断深耕场景,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细分赛道迸发出新的‘枝干’。最终,基石将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生态与生态之间实现能量的无限融合。”

关于未来,基石创投将依托强大的轨道交通及信创产业背景优势,协助众多被投科技创新企业进入轨道交通等“新基建”应用场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被投资企业迅速进入资本市场,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进而促进相关领域产业升级。基石创投的未来,很远,也很近。

仰望星空,用现实的温度去丈量理想和当下的距离,这对于机构的趋势把握、爆发预判、择时布局均极为重要。展望未来,基石创投有信心不断深耕细作,持续创造价值,继续向着“成为一流的长青私募股权管理机构”的愿景目标奋勇前行。

©基石基金
京ICP备20016597号